产经频道
商务>正文

北京“两区”方案已有207项任务落地实施,建设成果多点开花

2021-09-18 09:27:40来源: 北京商报

自2020年9月北京“两区”建设正式启动以来,北京“两区”建设受到多方关注,时隔一年,北京如期交出了周年“成绩单”。9月17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持召开“‘两区’建设整装再出发”新闻发布会,介绍了北京过去一年来在金融、国际商务以及数据经济等多方面的成果。

207项任务已落地

“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安联保险、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机构等在京获批展业”“跨国公司本外一体化资金池试点、本外账户合一试点在京‘破冰’”“在全国率先建立期货、证券等境外专业人才过往资历认可机制,推出首批82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”……发布会上,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介绍了北京“两区”建设的多项成果。

北京商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,“两区”方案251项任务中已有207项落地实施,而这也意味着,北京仅用了一年时间,就完成了原本3至5年规划的83%。

除了提到“两区”方案总落地数量外,张劲松还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间,以“两区”建设目标为导向,北京在外资准入、贸易便利等方面实现的七个“更进一步”。

七个“更进一步”包括外资准入放宽更进一步、贸易便利更进一步、跨境金融畅通更进一步、人才引进支持更进一步、数据要素汇聚更进一步、营商环境优化更进一步以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更进一步。

其中,在跨境金融畅通的相关成果方面,张劲松表示,北京首创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,为优质基金提供市场化退出渠道;人民国际投贷基金获批;跨国公司本外一体化资金池试点、本外账户合一试点在京“破冰”;深化外债便利化改革,试点额度提高至1000万美元;推进贸易外汇和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试点,试点业务金额突破770亿美元。

在数据要素汇聚方面,政务数据方面汇聚57个市级部门2264类247亿条数据,支撑疫情防控等132项应用;社会数据方面汇聚107类898亿条数据,支撑城市空间规划等32项应用。挂牌成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,组建北京国际数据交易联盟,实现与北京政务资源网联通,以多条技术路线开展数据交易验证。

据了解,“两区”建设是指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,是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,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机遇。通过北京先行先试,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。

某商业银行资深宏观研究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北京在制度改革、服务业对外开放和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成绩显著,这也为“两区”建设开了好局。更重要的是,北京推动服务业高水对外开放实践这一部署,将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,为我国进一步推动高水对外开放总结经验。

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则进一步分析表示,从提出到取得突出成果,北京“两区”建设做到了速度快且稳。通过完善制度、搭建台等工作,为未来在多个领域投入使用打下了优质基础。

建设成果多点开花

“两区”建设的多项成果出炉,也是多领域共同努力的成果。会上,金融、国际商务以及数据经济等领域在“两区”建设方面的成果也对外进行了展示。

据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王颖介绍,在金融领域102项任务中,已有85项落地实施,完成率83%,出台配套政策45项,多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进展,形成全国复制推广创新实践案例3个,推动了首都金融的创新开放发展。

王颖表示,一年来,共计有金融机构68家在京落地,其中包括外资金融机构17家。同时,北京还设立了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台、国际大数据交易所、北京绿色交易所等一批创新金融市场台。

金融科技方面,北京版“监管沙盒”累计发布了3批22个项目;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首批23个项目已经启动。围绕冬奥会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,开展数字人民全场景应用试点,对数字人民使用开展了最广泛、最深度的压力测试。

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蔡小军同样指出,商务领域是“两区”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,在“两区”政策带动下,今年1至7月,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35家,同比增长55.2%,实际利用外资103.3亿美元,同比增长19.1%。跨境贸易更加便利化,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增加出口退税、空港电子货运台、冬奥物资无纸化通关等应用,北京口岸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京津冀三地跨境贸易数据“上链”。

此外,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仝海威提到,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产业实现增加值14538.6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.3%。2021年初,北京市提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宏伟目标,2021年上半年,北京数字经济产业比2020年的比重上升了2.6个百分点,保持高速增长。

聚焦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

除了介绍北京“两区”建设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果外,发布会上各部门还对“两区”建设的后续发展做出了规划。

张劲松强调,一连串的数字既代表一年来“两区”建设的成绩,也是“两区”建设全新起跑线的丈量尺。“两区”建设即将整装再出发,加大先行先试力度,继续推动“两区”建设走深走实,为首都高质量发展、高水开放探索新方向、注入新动力。

一是更加突出制度型开放。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重点加强服务领域规则研究,打造国际高水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区。发挥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优势,在规则、制度、服务体系、应用场景、承载区域等方面积极探索,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港,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。

二是更加突出系统改革。聚焦数字经济、生物医药、绿色金融等重点产业和人才、知识产权等关键环节,以全球产业链发展方向为引领,以问题为导向,围绕全产业链开放和全环节改革,形成新一轮“两区”建设一揽子全链条、系统化、集成式解决方案。

三是更加突出协同开放机制。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开放,探索以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为抓手。加强与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批复试点省市的交流合作,在商务部指导下,建立综合示范区和综合试点城市“1+4”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联席会议机制。

前述商业银行研究院指出,在“两区”建设的政策规划之下,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,北京能充分释放微观主体创新活力。应对后疫情时代经济,推动数字经济发展;推动国内服务业高水双向开放,对接国际通行规则;推动国内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,提升服务业国内实体经济能力等。

王鹏进一步指出,北京“两区”建设存在多方优势,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更强的科技实力;国际化水高,期间产生的跨境贸易、服务贸易等内容能与“两区”建设形成衔接;同时,北京还具备多类丰富资源,能够更快地进行机制创新。

王鹏表示,在北京“四个中心”(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)定位不变的情况下,期待通过功能叠加的方式,让“两区”建设更好地发挥经济功能,服务实体经济。“其次,期待 ‘两区’建设过程中,与数字经济标杆城市、国际消费制度等方面形成联动。”

王鹏认为,“两区”建设不是目标,而在于搭建更好的台,服务于北京实体经济的发展。未来,北京的“两区”建设也会不断趋向数字化。数字政府、数据交易形成良互动,依托于当前的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,在更大范围、更多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。

相关内容

频道推荐

  • 聚焦
  • 产经
  • 数码
  • 创业
  • 汽车